1940年4月的一天,德國駐挪成大使館內,舉行了一場特殊的電影招待會,客人是挪威政府的軍政要員、工商巨頭。電影的名字叫《火的冼禮》,其主要內容是德國法西斯以閃電戰擊潰波蘭的200萬軍隊,占領波蘭全境的紀實性鏡頭。
電影真實而完整地展現了德軍風馳電掣般的陸上進攻、空中打擊,僅僅在幾個小時內,寧靜美麗的華沙便成了一座死城,一片廢墟。
招待會上,每一個血腥的場面,每一聲激烈的爆炸聲響都讓挪威的軍政要員們膽戰心驚。想一想波蘭擁有3400萬人口,面積達33.9萬平方公里,其陸軍在歐洲居第五位,然而不到一個月就全國淪陷。而挪威區區300萬人口,32萬多平方公里,軍隊僅有1.5萬人,飛機90架,艦艇64艘,哪里是德軍的對手!電影一放完,德國大使便直接進行了威脅誘逼:要戰爭還是要和平?耳聞目睹的真實影像癱瘓了挪威軍政要員的抵抗意志。1940年4月9日,德國一支人數不多的空降部隊,在挪威首都奧斯陸附近的內法布機場強行降落并迅速占領了這個機場。緊接著,1000多名步兵排成游行隊伍,在音樂的伴奏下,以征服者的姿態沿主要街道進入奧斯陸。這支兵力單薄的小分隊,就這樣輕而易舉地占領了一個30萬人口的城市。此時,只要奧斯陸的居民一齊動手,即便是赤膊卜陣與入侵者搏斗,也會取得勝利。但是,電影的威懾力卻使他們放棄了任何抵抗。
德軍借用打擊波蘭成功的真實戰爭場景達到了威懾挪威政府的目的,一部簡短的新聞紀錄片直擊挪威首腦神經,令其軍政要員喪失斗志,最終實現了不戰而占他國城池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