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邀請到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副秘書長、國家心理咨詢師專家委員會委員林春做客人民網,就地震災后心理救援與網友交流。
在談到媒體在這場心理救援表現的如何時,林春給予了肯定的回答:“媒體應是令我們感動的一群人,也是讓我很感動、很敬佩的一個人群。這次抗震救災效率非常的高,組織也非常的有序,與媒體的工作是分不開的,大量的媒體冒著危險,去災區第一線通報了非常詳細的信息,這本身就會幫助消息的不確定性,減少謠言,幫助全國人民建立信心,更幫助災區人民建立信心,所以媒體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應該是值得大力的贊揚的。”
林春表示,媒體如果運用的不當,就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傳遞了很多信息,凝聚力量、鼓舞人心,恢復自信,有時候還引導救援,有時候媒體記者的信息,像那種慘烈的畫面,什么缺胳膊斷腿,血腥的報道多了以后,也可能會給受眾,特別是看電視的觀眾,甚至還給那些災區的人民,受災的群眾帶來二次傷害,這種傷害從心理學的角度上,有一個專門術語,叫做來自媒體的創傷。由于有來自媒體的創傷,所以我們的心理咨詢和心理服務的工作變得異常困難起來,一看前方有那么多人需要幫助,后面還有那么多人看了電視出現過激反應的人也需要支持,人手又不夠,導致了心理咨詢師現在是精疲力荊”
林春以美國美國“911”事件為例,世貿大樓被撞,美國媒體“從早到晚播放飛機撞大樓的視頻”,導致美國人民心理承受能力變差,對此美國的媒體已進行了反剩林春提醒媒體朋友“要掌握一下分寸”,盡量的報道一些積極、正面、真實、鼓舞人心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