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多媒體逐鹿中原的時代里,如何贏在2008,贏在未來?CTR市場研究為媒體和廣告界揭曉最新洞察結果,即當前媒介發展的“六大趨勢”和“五大特征”。
隨著互聯網的崛起和新媒體的不斷涌現,受眾的注意力日趨分散,媒介環境變得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加復雜。如何在日益復雜的媒介環境下量身定制傳播策略,從而聚攏有效受眾,實現經營收益,需了解當前中國受眾的多媒體接觸行為及媒介發展的趨勢。
CTR市場研究4月15日于北京京倫飯店舉行的“復雜媒介環境下的傳播策略”研討會,正是基于CTR最新提供的CNRS(全國城市居民媒介與消費調查)近幾年的數據,特別推出了對當前中國受眾的多媒體接觸行為的新視角和對當前媒介發展的六大趨勢的新解讀。
CTR媒介與消費行為總經理沈穎女士盤點并分析了當前中國受眾的多媒體接觸行為,結果顯示,報紙到達率停止下跌,在2007年出現回升和增長的契機;閱讀媒體網站新聞在2007年躍升為第五大上網目的,網絡從精英走向大眾,且與傳統媒體日趨競合;傳統媒體受眾中的網民中,雜志網民比例最高;開車族對廣播的熱情不減,廣播仍有很好的市場前景;電視在絕大多數時段的觀眾保持基本平穩,而在晚間黃金時段的收視有集中趨勢;隨著新媒體形式的層出不窮,戶外媒體關注度日益提高,戶外廣告的迅猛發展已與人們戶外活動的增加和中國經濟的發展緊密相關。
在分析當前媒介發展的“六大趨勢”的基礎上,沈穎女士進一步闡述了多媒體環境發展的“五大特征”。首先,電視、廣播、雜志、報紙、網絡各種媒體在功能上具有互補性。其次,不同媒體在接觸時間上形成互補。再次,多媒體組合受眾的規模呈上升趨勢,一天之內接觸三種以上媒體的比例由2003年的58.8%上升至2007年的61.8%。最后,多媒體組合吸引高質量的受眾群體,接觸媒體越多的受眾,具有較高社會影響力的人群也越多,比如,接觸5種及以上媒體的人中,高學歷和白領的比例則分別高達62.5%和64.6%;而接觸媒體越多,消費越活躍。另外,各種媒體在消費過程中的有機組合可以更好幫助消費者理解產品或品牌,促使其產生購買欲望。
基于上述分析,沈穎女士認為,媒體、企業和廣告公司需發揮不同媒體在功能和接觸行為上的互補性,借助多媒介組合有效地提高傳播力,從而實現傳播效應的最大化。 CTR媒介與消費行為研究擁有多個連續性調研數據:CNRS(全國城市居民媒介與消費調查)、CBES(中國商務人士調查)、CTLS(中國高端女性調查)、TEENS(中國青少年調查)和CUSS(中國大學生調查)。它們分別覆蓋廣譜人群和鎖定細分人群,分析、研究人們的各種媒介接觸行為和產品消費行為,為研究多媒體環境提供了可靠、豐富的數據支持。
此次“復雜媒介環境下的傳播策略”研討會,CTR市場研究將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指導建議展現無遺,帶給與會嘉賓最前沿的信息咨詢, 頗具價值的參考智慧,引發思考、啟迪思想。與會嘉賓紛紛表示受益匪淺,并希望CTR市場研究能夠繼續提供更多專業的服務。
供稿:CTR
(中華傳媒網)